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正文
理论学习“一院一品”丨提升理论素养 实现双向赋能——“5+3”教师理论学习实践赋能平台
2025年05月13日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立德树人、凝聚师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积极打造“5+3”教师理论学习实践赋能平台“一院一品”特色理论学习品牌,不断推动理论武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5级”思想政治引领矩阵牢信仰根基

学院党委构建“班子领学、专家导学、集体研学、个人自学、网络评学”5级思想政治引领矩阵。班子领学在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第一主题的基础上,用好行政干部周例会和支部书记双周例会制度,推动领导班子领学机制化常态化;组织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到联系的系(中心)和党支部开展理论宣讲和专题党课,在与教师谈心谈话中作深入交流,把政治理论学习做“实”。专家导学,每学期至少邀请一次理论学习指导专家导学讲座,通过深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两会”精神等,引导党员干部把政治理论学习做“深”。集体研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师党员前往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北洋法政学堂李大钊天津求学遗址等红色基地参观学习,把政治理论学习做“细”,学习活动得到天津教育报报道。个人自学通过定期推送图文和视频学习材料供教师开展自学,用好每周更新学院网站党建工作的学习园地栏目、《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参考》和教育部寒暑假教师研修平台等资源,把政治理论学习做“好”。网络评学,联合学院工会在每年下半年集中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成果测验,在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答题等系列活动中,把政治理论学习做“透”。

“3大”教师实践赋能平台助推事业发展

学院党委与校院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寒暑假教师社会实践相联动,构建成果转化、实践育人和科普研学3大教师实践赋能平台。

成果转化赋能平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增效。以能源与材料工程中心为牵头,全力开展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现场解锁创新价值,实现专利变现,在赋能企业增效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学院张波老师依托储能材料表面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于2024年代表学校与江苏贝嘉宁硅业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共转让9项发明专利,合同总额900万元人民币,使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企业生产线,为推动学院新一年的科研成果持续转化起好步、开好局。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天津日报等9家中央和天津市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实践育人赋能平台,助推创新人才培养提质。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师范生教师技能大赛、物理学术竞赛和物理实验竞赛等学科专业竞赛,在赋能学生的同时提升自身教书育人能力。2024年,学院获评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本科毕业论文12篇;获得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项、服务产业专项2项;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8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3项,校级4项;27个学生团队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创新创业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天津师范大学赛区三等奖。在全国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评活动中,7名本科生荣获一等奖,3位本科生荣获二等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和“特殊贡献奖”。科普研学赋能平台,助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依托天津市科普基地科学体验馆,牵头成立京津冀物理科普教育基地联盟,鼓励教师承担天津市中小学生科普研学组织和授课工作,在赋能天津市基础教育的同时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创新“科学教育+”形式,编排原创舞台剧《邓稼先》,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促进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该剧成为天津市高校唯一一部入选2024年“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优秀中短剧名单的剧目,获得了天津市第二届大学生戏剧节三等奖。承办2024年“好玩的数理化”天津市青少年暑期科学营暨天津市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营仪式,学院教师主动为青少年营员开放天津市科普基地——科学体验馆和基础物理实验室,为营员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物理科普秀。相关活动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15家中央和天津市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

通过“5+3”教师理论学习实践赋能平台建设,实现了学院全体教师的政治素养提升、业务本领增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推进“一融双高”的实践创新途径和方法。有效激发广大教师产学研用的热情,实现教师在实践中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赋能提升,推动学校实验室与工厂车间的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教师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成效。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

版权归天津师范大学所有